2025湖北文化旅游發(fā)展大會在武漢隆重召開。千年文脈,澤被后世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中華文明發(fā)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”。將文旅做大做強,更多更廣的惠及人民群眾,才是題中應有之義。
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——以“人無我有”夯實文旅供給根基。時下中國各地在推進文旅發(fā)展上都不遺余力,但文旅產(chǎn)品“同質化”現(xiàn)象也很普遍,“去重”任重道遠?!扒嚆~不語,歷史有聲。”不日,湖北省博物館“穿越青銅紀”VR劇場將首次亮相,游客戴上設備便可“觸摸”曾侯乙編鐘的千年回響。此景,恰是湖北深挖文化資源、創(chuàng)新產(chǎn)品供給的縮影。張之洞曾言:“國于天地,必有與立。”從辛亥革命博物院《穿越·漢陽兵工廠》的沉浸式體驗,到恩施仙山貢水全縣域夜游的山水畫卷,湖北以“人無我有”的魄力,將荊楚文化轉化為可感知、可參與的文旅產(chǎn)品。更以“人無我有”為內核,打造出“游購娛”一體化的文旅新生態(tài)。
大江東去浪淘盡,千古風流看今朝——以多元輸出講好荊楚故事。眾所周知,荊楚大地物華天寶、人杰地靈。湖北的多元文化輸出,正如長江奔涌,既有楚文化的浪漫,又有紅色基因的厚重。黃鶴樓前,一場光影秀將崔顥的詩句與長江燈光交織。武當山下,《太極問道》實景演出將道家哲學與武術融合。在咸寧通城縣大坪鄉(xiāng)內沖瑤族村,游客可與瑤族同胞對歌共舞,體驗“以心相交”的民俗風情。這種文化輸出模式,恰如李白筆下“桃花潭水深千尺”的情誼,跨越時空引發(fā)共鳴。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: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因互鑒而豐富?!焙币远嘣幕敵鰹榧~帶,不斷演繹講好荊楚故事,讓世界聽見荊楚之聲。
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——以場景創(chuàng)新激活消費動能。近年來,湖北通過“文化+科技”“傳統(tǒng)+時尚”的跨界融合,打造出數(shù)百余項消費新場景?!胺沁z不是老古董,而是新時尚?!痹谛⒏邢樵茷硲蚯鷪@,游客可穿上漢服學唱楚劇。在荊門圣境山,低空飛行項目讓山川盡收眼底。各式各樣創(chuàng)新背后,是對消費需求的深刻洞察。今年以來,湖北聯(lián)合順豐快遞將在交通樞紐設置自助寄遞柜,解決游客行李難題。中石化推出“文旅養(yǎng)車卡”,將加油站變?yōu)樽择{驛站。應該來講,消費場景的創(chuàng)新,本質是對人性需求的精準回應。湖北正以“春風化雨”的姿態(tài),讓文旅體驗更貼心、更溫情、更給力,使得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。
九省通衢貫八方,萬里長江作畫廊——以基礎設施托舉詩和遠方。要想富,先修路。然而,文旅的大發(fā)展更離不開快捷便利的設施服務?!笆竦乐y”已成歷史,湖北“水陸空”立體交通網(wǎng),讓“詩與遠方”觸手可及。從武漢天河機場到神農(nóng)架紅坪機場,從滬蓉高鐵到長江黃金水道,湖北正以“九省通衢”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,織就文旅通達之網(wǎng)。誠然,基礎設施的便捷,更體現(xiàn)在服務保障細節(jié)中。近年來,湖北省博物館調整延長開放時間,增加公益講解場次。武漢市在景區(qū)外圍設置充電樁、母嬰室等等。其實文旅競爭的本質,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競爭。湖北在推進基礎設施支點建設上不停歇、不止步,正逐步撬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(fā)展。
文旅發(fā)展非一日之功,需久久為功。湖北以文化為魂、創(chuàng)新為翼、惠民為本,正走出一條“既有陽春白雪,又見人間煙火”的文旅融合之路。湖北的實踐證明:唯有以“惠”字當頭,方能讓文旅發(fā)展既見高度,又有深度,更顯溫度。
(來源:荊楚網(wǎng))
黃石廣播電視臺
微信公眾號
云上黃石
手機客戶端